勇闯新路、勇攀新高,为常州奋进“GDP万亿之城”挑大梁站前列

常州国家高新区自1992年成立起,就扛起了“发展高科技、实现产业化”的国之重任,肩负着“连江通海、再造常州”的城市梦想。三十一载岁月匆匆,常州国家高新区在“创新、开放、大气、包容”的高新区精神指引下,以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的闯劲,滴水穿石、绳锯木断的韧劲,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“高新答卷”。作为全市“532”发展战略主力军,高新区始终保持奋进姿态、实干状态,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逆势而进的良好成绩。今年1—9月,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8.1亿元、同比增长8.6%,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755.6亿元、同比增长8%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亿元、同比增长27.6%,进出口总额993.4亿元,其中出口762.9亿元、同比增长15%,有力体现了“挑大梁、站前列”的高新担当。

 

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围绕常州建设新能源之都、冲刺“GDP万亿之城”的目标,高新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全方位提升发展能级,加快推动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智能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向高端攀升,以敢为天下先的闯劲、敢啃硬骨头的韧劲、敢打攻坚战的冲劲,勇闯新路、勇攀新高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新华章,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
 

 

勇闯转型升级路 再攀产业质效新高

 

产业兴则城市兴,高新区始终把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作为赢得区域竞争的关键一招。1—9月,高新区“两特三新一智能”主导产业产值2209.7亿元、同比增长10.7%,374家新能源领域企业预计产值1374.8亿元、同比增长27.4%以上,占全市新能源产业产值超1/4,比亚迪产销两旺,累计下线整车21.5万台、出口4.8万台,天合光能组件出货量全球第2。高新区将紧盯加快建设新能源之都核心区这一目标,丰富新能源产业矩阵,不断彰显产业发展的“高新速度”。

 

聚力壮大产业规模。全面增强特色主导产业的创新力、带动力和抗风险能力,打造“搬不走、压不垮、拆不散”的产业航母群。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生态,支持传统汽车配套企业向新能源领域转型。加大新能源“发储送用”生态建设力度,不断探索新能源开发应用场景,鼓励优势企业在储能、氢能、能源互联网等领域加快布局,完善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,大力推动光伏屋顶、节能技改等绿色发展项目,持续提高新能源“见车率”“见桩率”“见板率”。

 

聚力提升产业效益。目前,全区拥有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1个、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45家,入围全省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地区。高新区将把“智改数转”作为提升效益的重要手段,引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,以柔性生产、定制化产品实现降本增效。持续攻坚总部企业,依托总部企业的“虹吸”“聚变”效应,有效集聚高新技术、高端人才和高质量税源、高层次消费。出台更有力度、更有针对性的政策,引导企业向总部化转型,推动更多总部企业向全球性总部、综合性总部提升。

 

聚力保障产业空间。举全区之力破解土地要素制约,积极规划“四个一万亩”产业空间,为未来发展打牢基础、积蓄潜力。聚焦比亚迪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,在滨开区打造万亩产业园区,进一步满足重大项目招引建设需求;聚焦高端智能制造,在龙江路西侧规划万亩产业空间,建设高品质、高标准的厂房载体;坚持低效工业用地连片盘活,“一板块一片区”划定重点增效区域,“十四五”末将提质增效工业用地超万亩,亩均税收实现翻番;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,力争“十四五”末完成万亩存量集体土地盘活利用。今年以来,形成可用连片产业净地超1万亩,产业和科创载体竣工67.7万平方米、在建126.7万平方米,提质增效工业用地3184.3亩,亩均税收同比增长20.6%。

 

勇闯创新开放路 再攀发展动能新高

 

高新区是扩大开放的主阵地、改革创新的先行区,始终推动“创新”与“开放”同频共振,形成以领军型创新企业为龙头、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、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支撑的创新型企业集群,集聚发展新动能。

 

聚焦企业,壮大创新主体。分类实施上市企业、“1115”大企业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、高新技术企业专项培育计划,大力培育瞪羚、潜在独角兽等创新型企业,着力集聚更多轻资产、重科技、跨界融合、高成长性的初创型企业,全力打造聚岭成峰的创新高地。强化“揭榜挂帅”“以赛代评”等举措,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,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,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参与关键技术的攻关和产品研发,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。充分发挥产业资本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,吸引更多金融机构、社会资本支持产业发展,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“金融活水”。

 

聚焦平台,做强创新支撑。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,深度参与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建设,全力推进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争创国家级,积极打造合成生物学科技园区新名片,大力鼓励和引导企业建设研发机构,实现产业与创新的“无缝对接”。系统布局全区科技创新载体,做强创意产业园区、科创水镇、碳纤维科创港等载体创新能级,支持联东U谷等专业化运营商以及区内国有企业,参与众创空间、孵化器建设运营,完善专业服务链。加快建设城市友好型的工业企业和主题园区,积极探索“工业上楼”新模式,提高土地复合利用水平。

 

聚焦项目,导入创新活水。包容“十年不鸣”、静待“一鸣惊人”,加快构建“本地+飞地+离岸”的全球协同科技招商体系,充分利用高新区交通区位、产业基础、营商环境等优势,以更宽视野、更新方式、更活机制加大招引力度,切实找准项目的真实需求和堵点痛点。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,结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,招引一批旗舰型、龙头型、基地型的重大项目,引育一批“小而优”“小而美”“小而强”的优质项目。突出“以产聚才、以才兴产”,精准绘就“核心人才地图”,建立人才跟踪评估机制,迭代升级更加积极、开放、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,真正实现人才“引得进、留得住、有发展”。

 

勇闯蝶变提升路 再攀城市能级新高

 

城市能级决定城市核心竞争力、辐射带动力和价值创造力。从1992年全区利用外资600多万美元到2022年的9.2亿美元,高新区“内外兼修”,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水平,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格局,不断加速着国际化现代化进程。

 

抢抓“大机遇”。借力长三角一体化、上海大都市圈等多重战略机遇,以常泰过江通道建设为契机,加快腾龙大道、常州机场改扩建、龙江路高架北延、德胜河航道提升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,提升常州北站枢纽能级,优化区域交通路网,力促“公铁水空”无缝衔接,着力构建“内畅外联互通”交通新格局。聚焦长三角物流中心建设,支持奔牛港提标提档,推动长江岸线码头资源整合提升、加速转型,着力打造绿色智慧港区。积极融入国内国际“双循环”,推进中瑞、中日国际产业园区提档升级,持续壮大跨境电商、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。当好跨江融合“桥头堡”,在产业发展、园区建设、公共服务等方面寻求更多务实合作,努力把开放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。

 

聚焦“高品质”。全力以赴为高铁新城强功能、优环境、聚人气,加快星耀城、国际人才广场、创智大厦等楼宇建设,全力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、楼宇经济新高地。着力完善产城融合配套,推进市第二工人文化宫、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院区等项目建设,优化配置国际社区、国际学校、国际医院、高端养老等特色服务,以温馨舒适的人才公寓和高端人才定制房保障年轻人创新创业、奋斗逐梦。以“城市大管家”推进为契机,加快城市运行、社会治理、政务服务“一脑统管”,全方位提升管理治理水平。持续扮靓江南环球港、环球恐龙城、汉江路商业街等城市地标,推动文体旅商深度融合,更好满足群众多元精神文化需求。

 

做优“好环境”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速产业跃升、倍增区域能级的决胜一招,聚焦营商环境“四个最”的目标,扬优势、补短板,着力让营商环境“全省城区第一”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。全面落实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,第一时间、最大限度为企业排忧解难,做到政企沟通零距离、解决问题零耽搁、政策落实零障碍。持续提亮“高新事·高兴办”综合服务品牌,深入推进重大项目“招推服”一体化,常态化实现“准入即交底、注册即领照、拿地即开工、开工即接电、竣备即发证”。持续办好“链上有约 邻里配套”产业沙龙,推动内外资、上下游、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。坚持“有求必应、无事不扰”,把真情服务融入监管,用心用情解决企业后顾之忧,真正让国企敢干、民企敢闯、外企敢投。

 

 

站在新起点上,常州高新区正以追高逐新的强势劲头、锐意改革的创新姿态、争先创优的实干精神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,努力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建新功、立新业。

 

来源:常州日报

 

声明:本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。

首页    产业资讯    勇闯新路、勇攀新高,为常州奋进“GDP万亿之城”挑大梁站前列